开云8月1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军地检察协作6件典型案例。在这6件案件中,包括督促保护军用土地公益诉讼案、督促保护九顶山蒙难烈士陵园行政公益诉讼案以及非法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案等开云。
其中,在邹某某等人非法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案中,体现了军地协同打击犯罪,守护军队军人形象。
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被告人邹某某从洪某某、胡某某处购买大量武装部队制式服装及配饰,并通过互联网向他人销售以牟利,三人均未取得武装部队制式服装销售许可。
经查开云,洪某某向邹某某销售武装部队制式服装及配饰金额达2.8万余元,胡某某向邹某某销售武装部队制式服装及配饰金额达6.7万余元。同时,公安机关在邹某某处查获其购买用于出售的现役军用服饰配饰151件,从胡某某处查获现役军服和军服标志服饰4645件,从洪某某处查获现役军服和军服标志服饰192件。经鉴定,上述物品均属于现役在用军服和军服标志配饰。
2024年11月20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检察院以邹某某、洪某某、胡某某构成非法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提起公诉,建议判处邹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判处洪某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判处胡某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2月17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采纳检察机关全部指控意见和量刑建议。三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公安机关发现邹某某涉案线索后,检察机关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优势,第一时间提前介入案件,并建议公安机关加强对上游犯罪的研判和挖掘。
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固定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物流数据等电子证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开云,后“顺藤摸瓜”锁定上游犯罪行为人洪某某、胡某某,成功将其抓获归案,并将源头犯罪线索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
为有效解决案件涉军物品种类多、数量大、认定难问题,检察机关依托军地协作机制,主动听取部队意见,及时与部队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委托部队有关部门就涉案物品是否属于现役在用军服、配饰出具鉴定意见,获取案件关键性证据开云,为后续指控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实现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机关多方掌握核实邹某某、洪某某、胡某某三被告人工作状况、家庭环境开云、社会关系等信息,深度分析三人社会危害性。综合考量涉案物品数量、销售金额、危害后果等事实以及被告人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检察机关依法提出对三人适用缓刑,量刑建议被法院全部采纳。
武装部队的制式服装、配饰,是军人形象的重要标志,更是国防利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及时高效履职,依法打击涉军犯罪,有效维护了军人的职业尊崇和军队的良好声誉。为应对非法制售军服类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的网络化、跨区域、链条式特征,检察机关主动加强对电子数据的梳理与挖掘,持续突出打源头、溯流向、断网络,实现了案件源头治理。同时,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军地协作机制,强化技术支持与证据支撑,着力破解核心证据难题,切实提升了检察履职质效。